宋振中:堅定自信 踐行初心——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篤定躬行
2025-09-02 14:03:09 來源:《孔子文化》 作者:宋振中
歷史是一面鏡子,鑒古知今,學史明智。重視歷史、研究歷史、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?!敝挥胁煌鼩v史學習歷史,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養分,明確方向,為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,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。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班學習,我更加堅信,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,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。要學好黨史“必修課”,進一步堅定起我們的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學好黨史,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。道路就是方向,一個國家走什么樣的道路,決定了國家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。中華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來,從內憂外患、積貧積弱到實現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,再到實現國家富強、人民富裕,這是無數中華兒女經過長期探索和艱辛實踐取得的成果。這種探索和實踐向世人證明,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,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,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學好黨史,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。理論是道路的指南針,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。中華民族在從站起來,到富起來、強起來的征程中,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性進步,都離不開科學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。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,從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,再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,這種與時俱進極具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,為中華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指引。
學好黨史,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。制度決定發展,一個國家走什么路,堅持什么體制,采用什么制度,“鞋子合腳最重要”。有怎樣的制度設計,具有怎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狀態,制度的“鞋子”合不合腳,只要穿上就知道。唯有從國情出發,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,才能推動國家向前發展。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,中國式的制度探索與創新,不斷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,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。
學好黨史,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。“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?!绷暯娇倳浽谑糯髨蟾嬷兄赋?,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,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?!爸袊厣鐣髁x文化,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?!敝袊兄鴪远ǖ牡缆纷孕拧⒗碚撟孕拧⒅贫茸孕?,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。作為傳統文化工作者,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,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溫情和敬意,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篤定躬行。
一是要認知傳統,講清中華文化。文化自知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,唯有充分認知我們的傳統,講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才能堅定起我們的文化自信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規范,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,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。總書記提出的“四個講清楚”是傳統文化工作者的根本遵循,我們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清楚、弄明白,“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、文化積淀、基本國情不同,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;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;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,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;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、反映中國人民意愿、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,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。”
二是要立足時代,推動文化落地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融入時代,與時代相融通,與當代文化、時代精神、當今人民生活需求特別是精神文化需求相融合,才能展現永久魅力,煥發時代風采。新時代,我們需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、展示出來,把其中具有當代價值、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、展示出來,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將論文寫到大地上,把學問做到群眾心坎里,引領風尚、服務社會、推動發展。以學術成果為支撐,有效運用網站、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讓優秀傳統文化“活”起來、“興”起來;推動儒學“六進”工程,讓儒學從廟堂之上飛入尋常百姓家,發揮好儒家思想培根鑄魂、以德化人的精神力量。
三是要放眼世界,深化文化交流。“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?!蔽拿饕蚪涣鞫嗖剩拿饕蚧ヨb而豐富。文明交流互鑒,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只有在世界多種文明的交流互鑒中才能彰顯其獨特魅力,也只有在世界多種文明的交流互鑒中才能獲得長足發展。在當前新的世界格局下,我們要以世界性的眼光、全球化的視野,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鑒,為解決世界問題提供中國智慧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。
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,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,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?!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,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,并結合新時代的實踐和要求,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實踐相結合、與現實文化相融通,與外來文化相促進,激發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,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
作者系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員
【編輯:解放】
文章、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